时间:2022-04-02 20:26:16
生活中大概每个人都会遇到这几种错觉——
手机震动
有人敲门
他/她喜欢我
再或者——
想等的公交车
三分钟不来一趟
不想等的公交车
一分钟来了三趟
.......
面对这些有毒的心里错觉,机智的广告人顺理成章的又出来作妖,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各种错觉心理上演一场场营销活动。
比比就知道
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。卖车卖房的销售人员总是不辞辛劳的告诉你很多的数字,让你进行比较。
就像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,消费者往往认为,18元的果汁和10元的果汁,更倾向于10元,因为相比较而言10元更实惠。
所以经常会存在这样的广告语——“你用着几千元的香水,却用着不到50元的洗发水?”
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
心理研究表明,大部分人低估获得时的收益,而高估失去时的损失。
换句话说就是:相比于获取,人们对失去带来的损失更加敏感。
如某理财产品的宣传文案有以下两种:
A:“高收益理财产品,份额有限,你值得拥有!”
B:“你即将失去今年唯一一次获得高收益的机会!”
而事实证明,B选择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目标人群
得不到的是最好的
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,越是难得到的越耗尽心思。
很多时候,“得”的过程已经超越了“到”的结果,过程越艰辛,得到后越有成就感,越开心。
饥饿营销就是针对这种心理,投其所好。
生活中常见的“限量供应”等字眼,是商家有意调低供应量,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,制造供不应求的“假象”,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,或者只是为了吸引眼球,增加人气。
TA在对我表白
这一心理类似于上文提到的几大错觉之一“TA喜欢我”。出于虚荣心理,人们往往在听到某些话、遇到某些事后产生这样的错觉。
如果品牌广告也给消费者产生这样的错觉,是不是会增加更多的fans呢?
361度,多一度热爱
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
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情感全身心的爱着你
无论是现在、将来还是永远
我会信任你,尊重你
和你一起欢笑,一起哭泣
无论顺境、逆境,无论健康伤病
我都会无视其他
无条件的去爱和付出
我都会将我的生命交付于你
视你如我的信仰
不离不弃
和你永不分离
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
我愿意
说的好像是我
当身处某种特殊的境遇时,人们往往会更想要从别人那里找到共同的地方,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共鸣。
如果那个人大明星呢?如果大明星将自己沉淀下来,化身与你一样的平凡人,没有给你打成功学的鸡血,更不会凶狠地扑过来透支你的情感,他只是让你在平淡而有力的话语中得到共鸣,是不是更能打动你呢?
凡客做到了这一点,将明星化身凡客,证明我们在一起。
贵未必好,好一定贵
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会这样认为,贵的东西不一定全是好的,因为可能不适用。但适用并且好的东西,价格一定不便宜。就是有这样的心里,市场上才会天价月饼、天价车、天价房、甚至是天价榨菜……这年头,什么都可以有天价。商家笃定地相信诸多消费者的心理是——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。
所以,他们纷纷占据各类商品的价格制高点,不断强调面子的意义,放大面子的隐形价值,姜太公钓鱼,等愿者上钩。
生活中,我们的错觉千千万,而在广告中,利用这错觉心里的也数不胜数,就如我们通常看的故事性广告,我们往往会根据已知的场景与情节来推断结局,但结局总是出乎意料。
所以,在广告营销中,根据产品的特性,利用消费者的错觉心里来进行传播(视觉错觉),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。
广告中常用的手段,你学会了吗?
——END——
青岛优尔品牌策划公司
专业的品牌策划设计公司
为品牌提供原理级解决方案
清晰的消费者认知版权
如需要,请拨打
133 0642 9978(同微信)
Copyright © 2015-2020
www.usersbrand.com 青岛优尔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
鲁ICP备16031607号
Copyright © 2015-2020 www.usersbrand.com鲁ICP备16031607号